下一頁:應用在文件中

什麼是CSS

Style sheets (或是一般稱之為 cascading style sheets 簡稱 CSS) 是一群體裁定義的集合。另一種說法則是定義一個屬性群組讓流覽器知 道如何來顯示一份 HTML 中的元件--例如,顯示文字為綠色、斜體的 Arial 字體。 您可以在 HTML 文件檔中定義這種體裁或是在其他檔案 中(稱為外部檔案)定義經由連結的方式到 HTML 文件中。如果是一個外 部檔案,那麼一個外部檔案可以提供給多個 HTML 文件來 使用甚至是 整個網頁的資料。這樣讓整個網頁的維護來的更容易。

就像 Cascading Style Sheets 字面上的含義, 可以一次使用超過一個以上的 style sheet 在同一份文件中, 以不同的層級來顯示。(譯者按;cascade 本身是瀑布的意思,在中文視窗中向來把這個字稱為"重疊"。 Cascading Style Sheet 各位想像成同時好幾頁一起顯示出來,有上下層的關係時,那麼 style sheet 中文是什麼意思就不重要了) 如果對 HTML 元件的定義重覆而且不相同時,以最接近 HTML 元件的定義為準。 例如:使用 span 指令時直接定義其體裁,但在文件一開始的地方也有對 span 定義,那麼 使用時的定義會生效 ( 如果您有點迷惑,別緊張,往下看就明白) 如果上述的重覆定義是發生在同一段程式碼中(譯者按:好比在文件啟始就定義,但定義了兩次) 那麼後來定義的那份是有效的定義。

因此 style sheets 是怎麼產生效用的呢? 好比您想建立一頁資料,資料中每個使用到 <H3>的段落文字都要是 綠色、斜體、字體是 Arial。 在沒有 CSS 之前,您每次用到<H3> 都 必需這麼寫

<EM><FONT face="Arial" color="green"><H3>字體是 Arial 綠色、斜體的 H3 標題體裁. </H3></FONT></EM> 

但是 CSS 讓您能一次把指定 所有的 <H3> 標題定義完成,稱之為 selector

h3 { font-family: Arial; font-style: italic; color: green } 

體裁元件 (在這裡的例子是 <H3> 標題文字) 是依據 體裁定義, 來描述。語法如;Font-family: Arial 和<FONT face="Arial">有相同效果; font-style: italic 則和 <EM>有相同效果; color: green 則是表示 <FONT color="green">. 因此,一旦這種體裁先前己經在 HTML 文件中定義使用過了 (參考 應用在文件中), 每個 <H3> 標題都會是綠色、斜體的 Arial 保留原有的 HTML 特徵.